上接: 日本的溫泉歷史與文化(三):日本的溫泉文化和入浴特色
對很多日本人來說,「溫泉」似乎是一個有著某種「魔法的詞」。即使工作繁忙,壓力很大,但只要一想「這週末可以去泡溫泉!」,大腦中就會產生α波,令人感到放鬆。在實際出發前往溫泉地之前就開始感到放鬆了。有一個著名的故事,一位返回地球的日本宇航員在被問及「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時回答說「想悠閒地泡個溫泉」,這段對話被廣為傳頌。日本人去泡溫泉時有何期待,又是被什麼治癒的呢?從相關的調查結果中可見一斑。
日本溫泉行業的核心組織(National Center)——日本溫泉協會直到最近幾年每年都會在東京站實施數千人規模的問卷調查,讓受訪者選出「最想去的十大溫泉勝地」並給出理由,結果排在前三位的理由分別是「溫泉品質」、「溫泉氛圍」和「自然環境」。這三點可以說是構成日本溫泉度假勝地的魅力和特色的三大要素。
這三個理由和要素並非互不相關。三者的共同之處是可以看到並感受到日本的溫泉勝地令人期待的「景觀」。喜歡溫泉的日本人可能在出發前腦海中就已經浮現出這種令人向往的景觀並被治癒了。

圖:日本的溫泉勝地需要具備的三大要素和景觀(石川製作)
這三個理由和要素中,「溫泉品質」表示比較注重在溫泉地入浴體驗的溫泉特色和風格。這是喜歡泡溫泉的日本人特有的講究,同時也是海外遊客在日本選擇溫泉地時的重要因素。因為逐漸瞭解自己對溫泉的意向和喜好後,會選擇能遇到這種溫泉的溫泉地。
連載(「溫(溫)泉」一詞連接中日兩國 )仲介紹過,日本的溫泉大多是火山泉,泉質和泉溫也各不相同。我們在溫泉池裏感受到的溫泉水的顏色、氣味、味道和觸感都有微妙的不同,也就是說,可以通過五感來體驗和享受溫泉的不同。

櫪木縣鹽原溫泉鄉鹽湯(照片:石川理夫)
這得益於很多溫泉旅館和溫泉設施都在儘量將湧到地上的溫泉水(也稱為「泉源」)以原生狀態注入溫泉池内。如果是溫度太高無法直接入浴的高溫溫泉,有資金實力的旅館和設施會導入「熱交換裝置」,否則就設法令其自然冷卻,或者在不削弱泉源特色的情況下添加少量冷卻水。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這種可以體驗並享受「溫泉品質」的旅館或入浴設施呢?
比較簡單的方法是查看住宿設施或溫泉入浴設施的官網(HP)上是否寫著「純天然溫泉(gensen-kakenagashi)」。不過這對不懂日語的海外遊客來說比較難,因此還可以看官網上有沒有用很長的篇幅詳細介紹溫泉資訊,這樣的旅館和設施一般也很注重「溫泉品質」。此外,在官網上發布有「溫泉分析報告」(註冊分析機構提供的溫泉基本數據)的旅館和設施將是一個可靠的選擇,根據日本的《溫泉法》(1948年通過)溫泉設施必須張貼溫泉分析報告。
建在著名觀光溫泉勝地的溫泉酒店等大型住宿設施和入浴設施並沒有足夠的溫泉水來填滿大型浴池和露天浴池等眾多浴池,所以採用對注入浴池中的溫泉水進行殺菌處理後再次從注水口注入浴池的「循環溫泉」方式。循環溫泉的普及是全球性趨勢。在這樣的設施中,溫泉分析報告沒有實際意義,因此不會發布到官網上。
因此,重視「溫泉品質」的人可以選擇下面這樣的地方去泡溫泉。
(1)在日本溫泉資源尤其豐富、泉湧量也比較大的地區(北海道、東北、關東北部、伊豆半島、中部、山陰、九州)的溫泉地建設的老字號溫泉旅館,非大型溫泉酒店
(2)以東北地區和九州為中心散布在山區的傳統「湯治場(溫泉治療場所)」和「秘湯(秘密溫泉)」等一軒宿(一處溫泉地僅此一家的溫泉旅館)
(3)歷史悠久的溫泉地至今仍保留著的由當地居民共管的「共同浴場」

鹿兒島縣霧島溫泉鄉湯之谷溫泉(照片:石川理夫)
第二個理由或要素,即「自然環境」,很容易理解。如今一些溫泉已經深挖到地下一千多米,日本的大城市也建設了很多帶溫泉的酒店和公寓。地溫梯度平均每100米升高2~3度,挖掘一千米深的話,即使不含什麼有效成分,水溫也已經能達到日本《溫泉法》對溫泉的定義之一——「(從溫泉源採集時的泉溫為)25攝氏度以上」,因此設施可以作為「溫泉」進行宣傳。不過,溫泉地本來集中在容易自然湧出溫泉的溪流邊、溪谷、河畔和火山帶的山區等自然環境優美的地區。生活在過度擁擠的城市環境中的人渴望綠意盎然的自然環境,因此要求溫泉地具有能讓自己振作精神或換個環境放鬆身心的效果,這是合乎道理的。
日本溫泉地的自然環境還有更大的魅力和特色。很多溫泉地位於海邊,可以邊眺望大海邊泡溫泉。這在歐洲被稱為海濱療法(Thalasso-Theraphy),因此海邊的溫泉地具有海濱療養勝地和溫泉療養勝地的雙重價值。

靜岡縣熱海溫泉(照片:石川理夫)
第三個理由和要素「溫泉氛圍」並不是日本獨有的。只要是歷史悠久的溫泉地,基本上在哪裏都能感受到。
溫泉街的氛圍不同於喧囂的大城市、功能齊全但毫無風雅的街道和大規模的觀光設施。在這裏,來來往往的行人從日常工作、利害得失和各種束縛中抽身出來,因此情緒表達顯得輕鬆自在。溫泉地的街道還保留著從前的風景,給人一種懷舊的感覺。溫泉街的外觀和街上的氛圍能營造出一種讓遊客心情放鬆的溫泉氛圍。雖然其中也有自然環境優美的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溫泉地本來就是為擁有煩惱的人、受傷的人以及尋求平靜和非日常生活的人提供放鬆療愈的場所。
另外,為日本的溫泉地營造出溫泉氛圍的,是日本除古都和城下町等之外已經越來越少的木造建築群、二層或三層的和風旅館和店舖,以及共同浴場鱗次櫛比的街道。此外還有其他地方很少能看到的穿著浴衣和從旅館借來的草屐或木屐在石板路上悠閒漫步的人、從日式饅頭店裏飄出來的溫泉饅頭的香氣,以及硫磺泉溫泉地的空氣中隱約漂浮著的硫化氫的氣味……除此之外,還有像別府溫泉鄉和長崎縣的小濱溫泉那樣從溫泉街隨處可見的溫泉井和泉源噴出來的高溫溫泉蒸汽及霧氣。溫泉資源孕育了溫泉街,營造出獨特的溫泉氛圍。
以上三項要素結合起來,在視覺上形成了溫泉地的景觀。另外,連載(日本的溫泉文化和入浴特色 )仲介紹過,作為溫泉地中心的最古老和最大的泉源附近的高地上還建有溫泉神社及溫泉寺和藥師堂等能證明日本的溫泉信仰的歷史建築守護著溫泉,進一步為日本的溫泉地景觀增加了特色。
以溫泉地的核心——泉源地為廣場,在周圍建造旅館和店舖是傳統的日本溫泉地景觀。各地都可以看到代表性的景觀,比如連載(日本的溫泉文化和入浴特色 )仲介紹的石川縣加賀溫泉鄉的山代溫泉和山中溫泉、群馬縣草津溫泉的湯畑、愛媛縣的道後溫泉及佐賀縣的武雄溫泉等。

群馬縣草津溫泉的泉源「湯畑」 (照片:石川理夫)
與中國和歐洲的宏偉石砌建築景觀不同,日本的溫泉地景觀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木造建築的柔美,泉源豐富且泉水新鮮的浴室充滿無窮的魅力,希望大家能親自來體驗一下。從下一篇將開始介紹那些保留著日本歷史和文化的名湯(著名溫泉)。
文·照片:石川理夫
翻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