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 【寫真蘆川】淳樸鄉風
這是「寫真蘆川」系列的第5篇文章。每一篇都試圖從不同的角度爲大家呈現蘆川的真實面貌。
從前幾篇中可以瞭解到,蘆川居民一路走來經歷了各種事情,這次我想爲大家介紹的是「離別傷逝」。在蘆川,很多家庭只剩下年邁的夫婦一起生活。其中一位先離世時,會在常年生活的熟悉環境中由熟悉的村民操辦喪事,但如果剩下的另一位難以獨自生活,通常就會被住在村外的子女接走。
這樣一來,他們就不得不告別夫婦二人一起度過漫長歲月的房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鄰居和朋友,以及無比熟悉的故鄉景色。這對離別的人來說是件痛苦的事情。而且,搬到新的住處後,還要在陌生的環境中,努力適應沒有朋友和熟人的新生活。老年人的努力是有限度的,這樣的條件對他們來說未免太殘酷。
這種情況是孩子們沒有跟自己一起生活在村裏的老人所面臨的苦惱,每一座空置房屋的背後幾乎都存在這種情況。此次爲了在「客觀日本」上發佈之前拍攝的蘆川照片,徵求了所拍攝人物的同意,並藉機再次瞭解了他們在健康、環境及人際關係等方面經歷的各種艱辛。
一旦離開居住地,就很容易失去些人的資訊,每次拍攝看到空置的房屋時,我都會意識到其背後有着傷感的離別。每一張照片中都是一個人的一段歷史。
「寫真蘆川」系列也即將迎來尾聲了,下面請欣賞本次的10幅作品。下一篇將是蘆川寫真集作品的最後一篇,接下來打算繼續操作爲大家介紹新的系列,敬請期待。
攝影師 高橋義一(髙橋ぎいち)
1 這裏以前是車庫,後來男主人去世,車被賣掉。於是家裏的狗狗住在了這裏。作爲犬舍,面積足夠大,而且很整潔,但是狗狗看起來似乎有點孤單悲切。
2 2005年4月升入小學1年級的學生只有3名,1男2女,而且這已經不是什麼特別稀奇的事情了,因爲每年基本都這樣。這些孩子今年正好20歲了。我很想知道,迎來成人禮(注:日本20歲成年)的他們是否考慮過今後如何與故鄉蘆川建立聯繫。
3 這裏以前是雜貨店,從照片中可以看出,現在店鋪已經關閉了。雖然只是一家出入開口僅1.8m寬的小店,但當年生意非常興隆。後來隨着人口減量,生意無法繼續操作維持下去,只好忍痛關閉。店鋪外面立着的郵筒目前仍在使用,彷彿在向路人講述當年的情景。
4 村裏的一塊空地上建有槌球場,球場一角建了一處燒水的地方。槌球是一項有很多老年人很喜歡參加的運動,當然也是爲了鍛鍊身體和網路聊天系統。蘆川地處山村,所以不用擔心缺少燃料。另外,大家在這裏似乎也不會找不到網路聊天系統的話題。
5 玩了一會兒槌球後正在休息的老奶奶們。她們邊喝茶喫點心,邊總結打球的技巧,偶爾還會稍微吹吹牛。村裏有一位取得了槌球裁判員資格的老爺爺,經過他堅持不懈的指導,老奶奶們的球技已經取得了很大提高。在蘆川的4個村落中,照片中拍攝的上蘆川槌球隊最厲害。
6 從自家院子通往後面的農田的自家小路。照片拍攝於秋末時節,當時夏季的蔬菜已經收割完畢,農田正處於短暫的休整期。之後就要開始種植越冬蔬菜了。這家人祖祖輩輩以務農爲生。祖祖輩輩,都有哪些人帶着怎樣的心情從這裏走過呢?這條小路見證了這戶人家的歷史。
7 門口處整齊懸掛着的作業工具,有修枝剪、鐮刀,門柱上還掛着溫度計。不過,切削工具已經生鏽,估計很久都沒有使用了。我向屋裏打招呼,但沒人回應,於是忐忑地拍下了這張照片。這戶人家的主人年紀也非常大了,希望老人家沒有臥病不起。
8 靜靜地佇立在山坡上的山茶樹,只有一朵小花在安靜地開着。早在公元700年前後,日本編寫《萬葉集》時代,山茶樹就進入到日本人的生活中了。山茶樹與後面不遠處的石佛相互呼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
9 用土裏挖出來的石頭在院子與農田的交界處堆砌的石牆。每擴大一點土地,都要跟石頭打交道。雖然非常費力氣,但當地居民透過靈活運用石頭營造了自己的生活環境。
10 只能勉強透過1輛車的狹窄舊道的旁邊分出一條更加狹窄的下坡路。往前走一段距離,在道路盡頭左轉才能到達住處。那裏便是現代蘆川人自古至今一直生活的地方。
文 攝影師 髙橋義一(髙橋ぎいち)
翻譯編輯 JST 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