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程院4月6日發佈了一份報告,其中列出了在2030年前後實施人機共生社會所需要解決的研發課題,並敦促日本政府和國立研究開發機構採取行動。報告中提出了推進因應災害、傳染病等無法預測的社會變化的「人類共存型適應生產系統」等三個研發專案。
實施發揮人才多樣性的社會
作爲構建「人類共存型適應生產系統」所需的對策,報告中首先建議開發可以適應地球環境和社會環境變化的柔性系統,並要求開發能夠根據災害等的受災情況,重新組合或重新配置經營資源的企業變化系統。
另外,報告中還指出,需要開發能反映(尊重)只有人類才擁有的技能和想像力的系統。這些建議是基於很難用機器系統取代人類的所有創造性活動和工藝的想法而提出的,認爲在只有人類才能做到的領域尊重人類,在此外的其他領域可以與機器有效分擔的研究開發才是重要的。特別是爲了傳承接近退休年齡的老年人擁有的技能,報告中建議開發能幫助人類進行技能傳承的系統。
第二個建議是,研發因應工作環境和日常生活變化的人機共生系統。到2030年,隨着機器人、替身和人工智慧(AI)技術的融合,人類的能力得到強化和拓展,將逐漸實施承認、接受並充分利用人才多樣性的社會。預計有意向的殘障者和老年人可以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參與各種社會活動。
消除不利影響和不安因素的方法
另一方面,報告還關注了人機共生系統的負面影響。要求開發因利用人機共生系統而蒙受有效能損失或者產生精神壓力時,能夠脫離系統的功能。報告中建議舉辦推進論壇,以應答並解決諸如嚴重的精神病疾患或因能力強化而出現的技能差距等與系統有關的倫理、經濟、環境、法律和社會課題。推進論壇的職責是明確人類、社會和地球環境實施健康隊形變換的方法論及對策,爲第一條和第二條建議的研發專案提供回饋。
報告還重點希望日本厚生勞動省、經濟產業省、文部科學省以及科學技術振興機構執行上述三條建議。
人機伴侶關係並不是最近才開始的。1769年瓦特開發出新式蒸汽機後,此前一直利用馬和牛等運輸人和貨物的社會就發生了巨大變化。1970年代後半開始導入利用資訊通訊技術的機器後,變化也非常大。1990年代後半開始的網際網路熱潮進一步強化和拓展了人類的能力。另一方面,最近人們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爲強化和拓展人類的活動能力做出重要貢獻的智慧型手機也成爲引發精神病疾患、隱私、著作權、網路釣魚欺詐和個人資訊泄露等多種社會問題的工具。
該報告回顧了人機伴侶關係的歷史,並介紹了全球目前正致力於解決實施理想的人機共生社會所面臨的各種課題的現狀。
讓市民和兒童也參與其中
筆者向編寫報告的日本工程院「‘疫情共存社會的人機共生方式相關科技隊形變換動向’調查研究專案」的組長、大阪藝術大學教授萩田紀博詢問了編寫該報告的意義。
——請介紹一下現在公佈這份建議的目的。
萩田教授:想必全世界所有人都在經歷新冠疫情,並深切感受到需要從根本上重新思考人機共生的方式。希望大家能知道,今後開發的拓展人類能力的機器可能會爲具有不同價值和背景的人類帶來新的利益和就業機會,但同時,就這些機器的使用方法以及達成社會共識也非常重要。
——您希望收到建議的各個部門和機構如何因應?
萩田教授:僅開發技術是不夠的。我認爲,充分參考人類迄今爲止創造的社會的歷史,始終關注開發的機器對個人、社會和地球環境的影響,創造能與各利益相關方討論技術課題和制度課題的環境至關重要。尤其是要建立讓市民和肩負未來社會的兒童親自體驗這些機器,並將易用性和新課題回饋到技術開發中的機制,這將會非常有趣。
日本工程院由工程師和對科技有濃厚興趣的人作爲會員,以建言獻策、與海外相關機構開展合作和交流、培養新一代領導型人才,以及支援人們提高科技應用能力等作爲活動方針。與被國内外視爲日本科學家代表機構的日本學術會議(内閣府附屬機構)不同,日本工程院的特徵是完全獨立於政府的學術機構。日本工程院爲遏制日本的工程和科技實力下滑,編寫了建議強化大學研究能力和深化產學合作等根本性對策的緊急建議,爲科學地制定政策,基於立法機構與學術機構需要合作的觀點,促進了學術界與國會議員的對話集會等而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學記者)
中文:JST 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鏈結】
日本工學アカデミー
日本工學アカデミー「『ウイズコロナ社會後の人と機械の共生の在り方 に関する科學技術の発展動向』 成果報告」
【相關報導】
2021年07月01日 日本工程院建議政府與專家就疫情進行公開透明的溝通
2021年04月21日 日本東北大學前校長:讓創新從大學開始萌芽
2020年12月24日 日本國會議員與學術界合作,實施科學制定政策
2020年07月08日 日本將開啓國會議員與學術界共同制定政策
2019年05月23日 日本工程院會長談大學改革:學生不應該和老師同一研究方向,大學不適合做大型專案
2019年05月10日 日本工程院發佈緊急建議,遏止工程和科技能力下滑